第53章 粮仓秘密-《血案迷踪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小女子常在深闺,所以才疏学浅,竟然不知道江户时代的日本是中国清朝疆域的一部分,因为瓶子的尾款上明确印着‘大清康熙年制’。而且,瓷瓶的款式、风格,是典型的景德镇官窑产品”,瑞萱讥讽地说:“看来这只瓶子也是你们皇军所谓的‘战利品’吧。”

    犬川次郎的脸一下红的像猪肝。的确,他犯了一个低级错误。

    2

    “今天‘孩太君’登门,想必不是专程来道歉的吧?”瑞萱不想和犬川次郎聊这些无聊话题,直截了当问明来意。

    “当然!今天上门一是为了道歉,二是想和贵府精诚合作,共建大东亚共荣圈,三是有点小事相求!”犬川脸色恢复了平静,接着说。

    “请问是什么‘小事’呢!”瑞萱问道。

    “皇军有一批粮食,现在存放在大队部那里,因为太潮湿,不利于保存,想借用贵府的地下粮仓!”犬川次郎也不拐弯抹角了。

    “那有什么区别吗?”瑞萱反问道。

    “区别大大的!”犬川次郎狡猾一笑,“据我所知,鲁家粮铺不仅能垄断雷江市场,还能将粮米生意做到上至武汉、下到芜湖,除了鲁家历代掌柜勤劳刻苦、精明能干、诚实公平外,还有一个独特秘诀:就是你们鲁家河边的地下粮仓”。

    瑞萱的心顿时像被一只大手猛地捏了一下,浑身突然一紧,但她面上依然从容:“‘孩太君’说笑了,地下粮仓到处可以开挖,为何偏偏惦记我们鲁家小小粮仓呢!”

    “小小粮仓!”犬川次郎嘿嘿一笑,笑声中透露出几分狡黠:“那我给瑞萱小姐讲一个故事:80年前,湘军大将鲍超进攻军事重镇宜江,为保证十几万大军供给,要建设一个粮食基地,这个担子就落在一个鲁姓的军需官身上。这个军需官精通地理堪舆,选择了雷江边的一个码头,并开挖了地下粮仓,地下粮仓用松木为板、糯米浆和石灰三合土围墙,既有船运便利,又有防火取水之利。

    ‘洪杨之乱’平定后,这个鲁姓军需官解甲归田,又回到雷江,做起了粮米生意,顺风顺水,很快就富甲一方。鲁姓军需官的成功引得别的客商纷纷仿效,一时间,雷江粮米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但不久,这些客商就因为雷江气候潮湿、粮食容易霉变不得不悻悻而归!他们始终不明白的是,为何独有鲁家粮库不发生霉变反而能够阴凉保存”,

    道这里,犬川次郎突然压低声音,身体靠近瑞萱,故作神秘地说:“因为雷江古镇本身是个天然八卦,鲁家粮仓就建在‘艮’位上。处山水之利,鲁家粮食生意才能风生水起!如果我没猜错,这位鲁姓军需官就是你们鲁家先祖吧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