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 主动请缨-《血案迷踪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于心远打定主意,趁着这几天难得的晴天,去工地看望鲁思侠。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两个助手,年轻人更加耐不住寂寞,于是,一拍即合,他带上国庆、建军,买了几只西瓜,开上吉普车,直奔鲁思侠的防洪包干区。

    2

    由于雷江汛期高水位被迫封航,失去了这条“黄金水道”,整个雷江交通就患上了“动脉梗阻”。尽管县城离江堤只有十来公里,简易公路上堵满了沿江低洼区域往县城撤离的人群,扶老携幼,牵猪赶鸭,人山人海。建军开着吉普车,只能耐着性子,跟着往江防工地送石料、木料等建材的卡车后面,慢慢地向前蜗行,十多公里竟用了一个小时。

    鲁思侠包干的这一块江堤是雷江和长江的汇合处,号称“老龙头”,是著名的险工险段,既有外涝又有内渍,防守任务极其严峻。历史上长江几次大决口都发生在这里,所以雷江县也极为重视,在这里集中了三个乡的九千青壮民工,日夜加固。也正因为这里抗洪责任极为重大,县委、县政府不少领导都将到此工段驻防视为畏途,正当县长檀贵水准备亲自上阵时,鲁思侠却挺身而出,主动请缨,要求担任这一工段的指挥长,让檀县长坐镇县政府,负责全局工作。

    “檀县长,后方物资保障、人员保障还有灾民安置,都需要投入大量工作,更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综合协调这一切。您还是坐镇县政府,统揽全局吧。‘老龙头’工段,我去担任指挥长!”在县委、县政府班子成员联席会议上,鲁思侠言辞恳切地说。

    檀县长大喜过望。他没看出,鲁思侠看上去这个文弱书生般的副县长,骨子里竟然这么有担当。

    “毕竟是革命烈士后代”,檀县长接过鲁思侠的话题,“这样有担当、有文化的好同志,不发展入党,简直就是我们组织部门的失职!我提议,立即将鲁思侠同志列为党员重点考察对象,重点考察他在抗洪一线的工作表现。鉴于老龙头工地复杂局面,

    我决定:给工地派驻一个武装民兵连,供鲁思侠同志指挥;工地上所有党团员,必须无条件服从鲁思侠同志命令。不服从指挥的,鲁思侠同志有权就地免职,情节严重的,就地羁押!将今天会议内容决议,用有线广播通告全县!”檀贵水一贯军人作风,雷厉风行。

    但在危急关头,需要这种担当和气魄。檀贵水的支持等于给了鲁思侠一把“尚方宝剑”,他工作起来顺畅多了。

    3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