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毛帅虽对自己和龙骨山城有救命之恩,但此事却不能从命。 朱由检见郑凤寿还有些迂气,心想还是要抓住他的心中症结,才能说服他。 关键是要论证监护鲜国,对鲜国乃至国王本身就有长远好处。 他皱眉片刻,冷不丁问郑凤寿一个问题: “郑英雄觉得建虏丁卯之役,为何不直接废黜国王,吞并鲜国?” 郑凤寿略一沉吟,说道:“建虏怕吞并我国后,兵力分散,天朝万一来攻,便有不利。” 朱由检摇摇头: “若是建虏能将贵国人民,贵国土地收为己用,只会增加兵力。若是贵国百姓官兵都和贵国国王和大官一般卑怯懦弱,又何必担心兵力分散。” 郑凤寿疑惑道:“那以公子之见,为何建虏不直接吞并我国!” 朱由检道:“此正因为毛帅的缘故。” 郑凤寿不解:“毛帅?” 他虽然知道毛文龙对后金有牵制打击作用,但若是说以毛文龙现在的实力,在后金已经攻至鲜国王京的情形下,还能阻止后金吞并鲜国,他却是不相信的。 朱由检点头:“正是毛帅,也可以说是因为毛帅对辽东的影响,使得建虏生怕鲜国成为第二个辽东。” 郑凤寿皱眉,被朱由检这么一说,他似乎也隐隐约约想到了什么。 朱由检继续说道:“建虏占据辽东,本可以尽数利用辽东之地,辽东之民。但毛帅建立东江镇,策应辽民反抗不断,致使建虏在辽东疲于奔命,难以安宁。非但不能壮大实力,反而内耗不断。” 郑凤寿听到这里,眼睛一亮,似乎明白了关键之处,豁然开朗,他一击掌说道: “凤寿明白了!因为毛帅引领辽民之反抗,建虏占据辽东尚觉吃力,生怕若是吞并我国,我国百姓和辽民一般反抗,不但不能因此扩大实力,反而需要更多兵力驻扎,消耗更大。倒是更容易被大明击破” 朱由检道:“正是这个道理!关键就在贵国是否能有辽民那般亢烈之抵抗。贵国表现出抵抗建虏态度越是激烈坚决,则建虏越不敢吞并贵国。” “只要贵国边境防守稳固,那时候建虏只求贵国不出兵打他,就心满意足,怎敢再起吞并之心?” 郑凤寿听到这里,面现难色道:“只是我国国王和大臣……” 朱由检说道: “问题就在于贵国国王和大臣,短视卑怯,就如郑英雄带领龙骨山城军民守御两月,杀虏有功,却反而百般猜忌,加以解散。 “如此下去,以后大明稳住阵脚,建虏在大明这边无法讨得便宜,又见汝国上下只是一味退缩怯弱,那时候吞并贵国,只怕就是建虏不二之选了。” 郑凤寿表情凝重,显然朱由检说得这个前景很可能成为现实。 朱由检继续说道: “所以为贵国着想,暂时让大明接管边境,乃至监护贵国,反而是保全贵国长远之计。” “大明实不贪图贵国土地,两百多年一向待之以礼,壬辰倭寇之乱,更是仗义相助,这汝国上下自然也都清楚。” “大明乃礼仪之邦,不比建虏,只要灭除建虏,那时自然归还尔国国政。” “况且贵国是大明属国,臣民按理也便是大明臣民,你们为大明御虏效力,和忠义之道, 毫无违背” 听到这里,郑凤寿觉得很有道理。 但他还有一丝疑虑:“听公子一席话,顿开茅塞。只是接管边境,监护我国,果真是天朝朝廷的意思么?若只是毛帅和一二官员之意,只怕也难以实施。” 朱由检笑道:“郑英雄放心,此事天朝已有决断。否则晚生何必说这些” 郑凤寿最后的疑虑也打消了。 随后朱由检向他询问如今鲜国的各派系,了解哪些人可以争取。 郑凤寿介绍如今朝鲜主要派别为西人党和大北派。 当今国王李倧的王位是从前国王光海君李珲那里夺取过来。 李珲在位时,大北派掌权,西人党受打压。 李倧夺位之后,大北派被打击下去,西人党受重用。 不过李倧为平衡各势力,互相牵制起见,也使用南人党还有小北派。 而西人党又分为勋西派和清西派。 勋西派主要是由在李倧夺位中有功劳的勋臣组成。 清西派则未参与夺位,主要成员是鲜国一些清流士人。 这两派之中,以清西派对大明感情更深,主张对建虏采取强硬态度。 朱由检听到这里眼睛一亮,说道:“这么说来,监护鲜国,这清西派可以使用,他们应当能支持。” 郑凤寿点头:“不错,这清西派领袖是金尚宪,多次出使大明,对大明感情很深,在我国人望也极高,在清流中一呼百应。如今也年近六十,是一位元老。” 点击下载本站APP,海量,免费畅读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