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做了几十年的知府,左堂哪里不清楚,这些条件真的筛选下来,只怕不过百余人。 现在的难点便是从浩瀚的人选中,挑出这些可疑的人选。 左堂领命下去,赵庆看着温清竹一系列的安排,心头越发的沉。 温清竹处理内务上这般厉害,外面还有从无败绩的傅家军在,哪怕他们赵家军和左堂还有陆承恩联合起来,只怕都斗不过他们。 那他们赵家岂不是…… “赵家军!”温清竹的声音忽然传进耳朵里,赵庆连忙抬头拱手。 温清竹问道:“刚才我去赵家,你不在家,是去了哪里?” 这话出来,赵庆心里一惊,难道温清竹怀疑他和匈奴勾结? 赵庆连忙解释:“臣去了军营,大人不是准备出兵进攻匈奴吗??臣先过去准备一下。” 听到他这么回答,温清竹顿时明白,他是担心自己怀疑他。 虽然他本来就没有怀疑赵庆的意思,不过将错就错也好。 温清竹意味深长的说道:“原来是军营了,我还以为赵将军不肯发兵,还在等皇上的圣旨呢。” “岂敢。”赵庆心里捏了一把汗,总算放心下来。 不过亲眼看到温清竹的手段如此了得,赵庆心里决定不能和她正面硬碰硬。 有皇上和摄政王妃的名义压着,他根本反抗不了。 京城的裴煜便是最好的例子。 在等待期间,温清竹又把刑房的人喊了过来。 询问了三年内,定远城内发生的人命案件。 听完总捕头的回答,温清竹的心情愈发沉重。 无论大小命案都和匈奴有脱不开的关系,就说最近尾巴村的屠村案,便是匈奴人最凶残的一次。 温清竹问了一些典型性案件的细节,总捕头记忆力很好,当场给温清竹详细的陈述解释。 其中有个很奇怪的点,引起了温清竹的注意。 “等等!!你说这几个案件都和发生在初一和十五这一天?” 总捕头点头:“是,大人可是觉得有什么异常?” 温清竹沉思了一下,慢慢的说道:“我要是没记错的话,之前匈奴还没有企图攻打大齐的时候,我们定远和匈奴还有正常的贸易来往?” “没错,不过我们贸易是在雍和关那边,不会放任何的匈奴人进城。”总捕头解释了一句。 温清竹脸上的微笑却漾开,斜眼瞧着赵庆:“赵将军说说看,为什么没有放匈奴人进来,却还是发生了命案?” 从温清竹把刑房的人叫来,赵庆心里便有心理准备。 于是他很冷静的回答:“匈奴早前便潜入了大齐,明面上没放进来,可暗地里去不是没人进来。” 温清竹颇有些欣赏的看着他:“看来赵将军很清楚嘛,我听说和匈奴的贸易是你执意推动的?要不是最近匈奴要攻打大齐,前几个月你还在和他们交易呢。” 对于这件事情,赵庆自然有自己的说法,而且理由很充分。 他甚至觉得温清竹自己都明白这个道理。 “匈奴善战,不善耕种,能吃饱的日子一年也就那么几个月。饿了便想要动大齐的心思,他们有牛羊铁矿,我们有粮食布匹,如果正常贸易,他们能获得足够的粮食,便不会想要打仗。” 温清竹反问:“可是大齐太过富饶,总有人狼子野心,想要入侵中原,赵将军不觉得这是养虎为患吗?” “养虎为患?”赵庆笑了笑,“只是让他们填饱肚子而已,他们的牛羊,他们铁矿,他们的宝马,送到了我们的大齐,难道不是对我们大齐更好吗?何况只要控制得当,不给他们发展的机会,最后得利的还是我们大齐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