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92章 君士坦丁堡-《明左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欧洲联军的进攻已经不好抵挡,盟军也可以绕到君士坦丁堡的背后。
    东方的埃尔津詹,国防军的进攻愈发猛烈,城市陷落近在眼前。
    一旦失去了埃尔津詹,国防军就可以沿着峡谷长驱直入,安卡拉也不再安全。
    到了这个时候,其实聪明人都看的出来,奥斯曼帝国已经完完全全失败了。
    但执拗的奥斯曼人显然难以接受这样的境况,狂热的信仰让他们选择了继续挣扎。
    穆罕默德四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君士坦丁堡。
    这座在中世纪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城市,见证了奥斯曼帝国征服下的辉煌。
    穆罕默德四世坚定地相信,这一次欧洲饶远征,也必定会在这座城下碰的头破血流。
    为此,他甚至喊出了“永不陷落的君士坦丁堡”的口号,以此来激励臣民。
    数不清的奥斯曼军队和物资开始被送往君士坦丁堡,城内城外开始了空前规模的土工作业。
    奥斯曼人发誓要将君士坦丁堡变成最坚固的要塞,要让盟军在这座城下流干所有的血。
    整个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君士坦丁堡。
    这座城下的战斗,显然会对整个中东乃至世界的局势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。
    盟军这边也知道事关重大。
    十二月初,盟军在雅典举行邻一次联席会议。
    为了协调作战,成立了联合作战指挥部。
    常盈就任盟军总司令,尚可喜、马顿·特劳普、鲁普雷希特、梅内塞斯分别担任副总司令。
    经过整编,欧洲联军改编为盟军第一集团军,负责从正面进攻君士坦丁堡。
    远洋舰队统率所有战舰,对海峡进行完全控制,阻止奥斯曼人对君士坦丁堡的增援。
    北非盟军改编为第二集团军,进攻布尔萨,随即攻取伊兹米特,切断奥斯曼帝国其他地区和君士坦丁堡的联系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第二集团军还会相机向安卡拉进攻,和东线的国防军配合,攻破奥斯曼帝国的国都。
    第(3/3)页